发布时间:2018-05-13 14:52:51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经济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视野开阔、基础扎实,既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具备可持续发展前瞻视野和经济管理能力、掌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环境保护的技术与方法,拥有对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的能力,能在各级政府部门、资源环境或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相关部门、农林牧渔各业、各类大中型企业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资源环境经济分析、资源环境规划管理及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现代经济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理想、抱负和责任感;具有负重致远、诚实守信、团队合作、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
2.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经管思维能力。
3.具有较强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能力及技能,兼有经济学、管理学和资源与环境技术科学的交叉优势。包括:(1)具备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基础能力,通晓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与实务;(2)具备资源与环境调查研究能力,能够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对资源与环境进行调查;(3)具备资源与环境评估、评价能力,熟练掌握资源与环境评估、评价的方法,具有资源定价,环境影响评价的能力;(4)具备资源与环境规划管理能力,掌握资源与环境规划原理、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具有编制发展规划的能力;(5)具备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能力,掌握发展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基本知识,具有协调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
主要课程:设置的核心课程:经济学学科导论、资源与环境保护概论、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资源与环境调查研究方法、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环境评价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环境资源规划与管理、自然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
学制与学位:本专业实行4学年的基本学制;按学分制管理、实行弹性学习年限(3-6年)。按教学计划和有关规定,提前学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允许提前毕业(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或辅修第二专业。延长学习年限者不得超过6年。
在规定学制内,修满各教学环节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毕业论文(设计)达到要求,方可毕业。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学士学位条件的毕业生,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