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12 00:00:00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经济学院 宣传部
周永胜同志现为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职工,2013年5月,因贵州财经大学与非洲厄立特里亚高等教育委员会联合在非洲厄立特里亚设立孔子学院。周永胜等同志受学校的委派,前往非洲厄立特里亚孔子学院工作。在厄立特里亚孔子学院工作期间,他本着不怕艰辛,挑战困难的精神,参与了厄特孔院的申请、筹备、揭牌、运营、发展等各项工作,在工作中,他注重中国文化在厄特的推广和运用,在中厄教育文化交流中所做出不懈努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周永胜同志的事迹如下:
一、严以修身,维护中共党员形象
作为中国共产党派往非洲厄立特里亚传播中国先进文化的工作人员,在厄立特里亚工作期间,周永胜同志坚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净化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经常自查自省、严守道德标准、做到知行合一、以身作则,处处维护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具有担当精神,在汉语教学、中国传统体育传播、中厄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比较突出的贡献。
二、太极外交,打开厄特工作新局面
作为孔子学院在厄立特里亚的拓荒者,孔子学院在创办之初,困难重重,在获得大使馆的认同感前,他们在厄特人生地不熟、举步维艰,孔子学院能否生存下去都很困难。周永胜以一个共产党员不畏艰辛,勇于建功立业的决心,通过教大使先生太极,打通大使对孔子学院的高度认同,同时他又通过教太极,是厄特的教育部长对孔子学院的奉献精神得以肯定。打开了孔子学院在厄特的新局面。
三、勤奋好学,努力拓宽服务领域
周永胜同志最初前往非洲厄立特里亚孔子学院工作时是作为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小华博士丈夫的身份,陪同王小华博士前往条件异常艰苦的非洲工作。在厄立特里亚孔子学院工作期间,在大使馆他们了解到,厄立特里亚前不久才关闭了美国文化中心和德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的成立是经厄特最高领导人伊亚克斯总统点头才最终落实。这个孔子学院的成立来之不易,这让前往厄立特里亚工作的团队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孔子学院办好,不给中国丢脸。周永胜同志勤奋好学,努力学习汉语教学、体育教学等专业技能,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努力,更好的在厄立特里亚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不懈的努力,于去年周永胜51岁时通过了国家汉办教师资格考试,从一名普通的陪同人员变为专业教师。他利用休息时间,在社区、学校教习太极拳等中国传统武术和中国传统体育,试图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让非洲人民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他的太极拳教学深得当地人民的喜爱,在厄立特里亚得到广泛传播。
四、不畏艰辛,无私扎根贫困地方
厄立特里亚条件异常艰困,物质贫乏,没有网络,经常断水断电,想要上网必须要到大使馆才能上;移动电话经常没有信号,无法与外界正常的联系;夏天天气炎热,蚊虫叮咬厉害,加之饮食习惯的差异等,让这些前往厄立特里亚工作的同志生活异常辛苦。当时,筹备组成员来到孔子学院将要办公和教学的地方:只有2间办公室、两间教室。空空荡荡的办公室和教室里陈旧的学生座椅并未吓到周永胜同志,他凭着共产党员不怕困难的顽强意志,扎根在这条件艰苦的地方,不但无怨无悔的支持着作为孔子学院院长的妻子王小华博士,还利用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努力学习当地语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技巧,为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作出卓越贡献。
五、无私奉献、积极融入当地生活
作为派往厄立特里亚孔子学院工作的人员,如何使学生和居民接受自己,继而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摆在厄立特里亚孔子学院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这里的学生接受你,这里的人民喜欢你,你带来的文化,你传播的精神才会被人接受。周永胜同志本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精神,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与当地学生,当地居民进行交往,并努力学习当地语言文字,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与当地民众交朋友,向他们学习优秀的文化同时,也把中国的一些优秀文化成果,传统的民族精神向他们传播。经过不懈的努力,他能够熟练掌握当地的语言,能用当地语言进行唱歌跳舞,融入当地居民生活,他热情的向当地居民教学中国太极拳、中国歌曲、中国舞蹈,中国武术、传统体育等,赢得当地人民的喜爱。
六、拓宽交流方式,中厄文化交流取得丰硕成果
除了汉语教学,周永胜同志还注重中国文化在厄特的推广。他向厄高教委主任介绍中国的太极拳、书法等,并说服高教委主任同意开设太极、书法和中国歌曲课。没有教学场所,周永胜就把太极课开在了大学后面废弃的篮球场。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员在2014年1月孔院举办的春节联欢会上表演中国太极拳、书法和演唱中国歌曲,赢得中厄嘉宾的一致好评。对此,中国驻厄使馆给国家汉办发去明电表扬孔子学院在汉语教学和文化推广中积极开展工作并取得不错成绩。2014年3月,孔院增设太极剑、太极扇课程、中国舞蹈、中华剪纸课程,吸引了许多厄特学员。2015年1月的春节联欢文娱表演上,由周永胜教学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舞蹈“好日子”、中国歌曲“龙的传人”、“枉凝眉”、“彩云追月”、“读书郎”、“兰花草”、“小城故事”,以及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剑、长拳、书法、剪纸等表演齐上阵,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活动结束,厄教育部长赛梅雷、中国驻厄使馆邱学军大使、厄高教委泰德赛主任等嘉宾纷纷向孔院老师和学员祝贺,称表演精彩,活动非常成功。2015年3月,周永胜参与组织成立了孔院文艺表演队,文艺表演队成立两月后,受厄特商学院邀请参加其举办的庆祝厄特独立24周年活动。表演时,台下的学生看着和他们一样黑色皮肤的孔院学生跳着具有东方风情的舞蹈,唱着中国歌曲,表演中国功夫,他们沸腾了。他们一边看节目一边问台下的中国老师,渴望了解更多有关中国的事情。同年7月,表演队又受邀在中国驻厄使馆举办的中厄友好联谊会上表演节目。中厄嘉宾对精彩的节目喝彩连连。9月受中国驻厄使馆再次邀请,表演队与中国内蒙古通辽艺术团联袂在厄罗马影剧院演出两场文艺晚会。表演队的中国舞蹈串烧、功夫串烧和中国歌曲串烧赢得了在场中外观众阵阵掌声。孔院文艺表演队在厄特火了,厄特电视台、报纸争相报道和采访表演队。
中国文化推广在厄特不是孤立存在的,孔院举办的文化推广活动都加入了厄特传统文化的因素。每次孔院的活动都会邀请当地乐队表演厄特舞蹈,演奏厄特乐曲,以周永胜为代表的孔院的老师也当场演唱厄特民歌。两国传统文化的不同风格,又由不同的民族展示出来,往往引起观众惊叹连连的唏嘘声。两种文化在不知不觉中交流着、融合着。这种交流也受到厄特媒体的高度关注。孔院举办的各种活动均受到厄特主流媒体电视台、电台、报纸的报道。孔子学院越来越深入厄特民众心中。
周永胜同志本着共产党人优良的作风,使中国文化的传播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些成绩让他更感肩上责任重大。作为厄特孔院的普通工作人员,他即将为中厄友谊、中厄教育文化交流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