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06 00:00:00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经济学院 宣传部
为积极响应、并深入学习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精神,切身体会党章、党性。6月5日,经济学院研究生党支部18名党员、入党党积极分子,怀着满心的热情与崇高的敬意,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红军纪念碑。
下午一点钟,同学们顶着烈日骄阳,开启此次红色之旅的第一站—遵义会议会址,会址不大,是一幢两层的上世纪30年代的西式建筑,原是国民党第二师师长柏辉章住址,会址门前,一颗巨大的槐树傲然挺立,直指青天,树干分为两截,苍遒有力的向四周扩展,展示着旺盛的生命力,昭示着革命的精神历久弥新,浩然长存于天地间。这颗槐树早在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就已经种下,当年的小树苗,见证了红军在遵义时期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扭转了红军被动挨打的局面,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也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注意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意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它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会址第一层,是当年彭德怀、杨尚昆、彭学松等老一辈革命先烈曾经的住房,一桌一椅,一茶一盏,简朴大方、摆放有序,无不展示老一辈的革命家质朴的本性和一心一意为广大劳苦大众翻身作主而奋斗情怀。
此后,同学们进入了遵义会议纪念馆,在导游的介绍下,同学们理解了从红军由湘西进入贵州,转战遵义,四渡赤水,翻雪山,过草地,历经各类战斗几十起,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追剿”,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站在在红军战士当年使用过的大刀,驳壳枪,轻重机枪,手雷的面前,同学们十分认真的聆听了红军长征时期的所经受的种种艰辛,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对四渡赤水等一系列出奇致胜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导游的指导下,同学们参观红军当年穿过的草鞋、打满补丁的衣服,用过的饭碗,体验过雪山草地的艰辛、参加的大小战斗的血腥,零距离接触让同学们深深打动了同学们心底,产生了“零距离震撼”,面对着墙上一张张革命先烈的遗容,不少将士牺牲时的年龄甚至比同学们年龄还小几岁,同学们无不深感革命的成果来得万分不易,真正的是用革命先辈的生命铸造的。最后,同学们参观了红军山红军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烈士。
这次参观,同学们接受了一堂生动而又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作为研究生党员,首要要对革命中牺牲的先辈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树立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勇往直前,前仆后继,为革命奋斗到底,直至牺牲的共产主义信仰,毫无疑问,是当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底,现阶段,党领导的革命胜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决不容置疑、否认!作为研究生党员,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认真领悟“一学两做”学习活动重要思想,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争当时代的弄潮儿。
经济学院
2016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