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赵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发布时间:2015-09-02 00:00:00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经济学院 宣传部

本人根据中央、省委和学校党委的精神和要求,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认真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按照“三严三实”、“三实三同”要求,对照习近平总书记、中央和地方列举或梳理的“四风”表现,学习领会赵克志书记在息烽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查找自己身上存在的“四风”问题,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生活,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现将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情况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

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思想上、行动上、政治上同与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的权威和党的形象,勇于批判身边的不良言论和思想。坚持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凡属重大问题都由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注意维护和促进学院班子团结,确保学院班子思想统一、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但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

一是政治敏锐性不够强。政治理论学习重视不够,抓得不紧,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的学习,学得不深、不透,理论联系实际不紧密,缺乏转化为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二是贯彻上级决定不坚决。在贯彻落实上级的决定时,有以会议落实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的情况,尤其是对与学院工作联系不够直接的方面,往往重视不够,缺乏主动结合,有效转化的意识。

(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情况

衷心拥护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带头加强作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深入基层调研不够。到教室、宿舍、食堂等学生活动场所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频率低,没能主动深入到学生中开展调研活动,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信息掌握不充分,督促解决不及时。

二是勤俭办学意识不强。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前,对外接待有好面子的思想,总担心接待档次不够高,饭菜差了,酒不够好,影响别人对学院工作的支持。开展学生活动时有攀比心理,总希望自己学院的活动能出彩,受肯定,在鼓励学生把活动效果搞好时,经常把“咱们院不差这点钱!”挂在嘴上。

(三)明示个人有关情况

一是用车情况。学校没有给领导干部配车,学院也没有工作用车,有时存在“私车公用”现象。二是办公用房情况。现在的办公用房在花溪新校区,是学校统一安排的,无超标问题。三是“三公”经费开支情况。遵守上级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外接待等经费开支、职务消费、公务接待等均由学院有关工作人员负责,本人从未经手。四是个人住房情况。家庭现有住房3套,均是银行按揭贷款购买的商品房,房款来源为家庭收入和亲人借款。一套是贵阳市黔灵半山183.1平米,1278038元;一套是贵阳市美佳大厦151.37平米,676692元;一套是贵阳市友谊佳苑114.93平米,225302元。没有违反规定买卖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五是家庭成员情况。妻子罗娜,人力资源管理师,现供职于新智源管理咨询公司;女儿赵月齐,现就读于贵阳市实验小学保利云山分校。六是朋友圈子情况。自觉净化朋友圈,没有与不法商人走得近。七是人情消费情况。没有将公款用于亲朋好友的“婚丧嫁娶”等人情消费,本人及家属也没有收受红包、购物卡的情况。八是持有会员卡情况。从来没有去过私人会所,也未持有会员卡,今后也不会出入私人会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

二、“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列举的“四风”问题25个方面的表现、中央活动办梳理的37条共性问题、我省梳理的23条共性问题和赵克志书记指出的11个问题、教育部梳理的“四风”问题在地方高校的具体表现,对照“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的要求,认真开展“六个查一查”,查找出自己在“四风”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形式主义方面

1.学用脱节。重业务知识学习,轻政治理论学习。对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紧,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的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往往注重形式,有应付的思想,例如,组织大家学习上级文件,有时只是泛泛地读一遍,有时甚至提纲挈领地读,没有带着大家学深、学透,自己也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缺乏把学习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有效措施,学用脱节,知行不一。

2.作风不实。工作中过于强调“特色”和“亮点”,抓面上、点上的工作多,做长期、系统的工作少。一些工作看起来风风光光,背地里其实问题不少。例如,在全面主持学院党政工作期间,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专业建设、新生教育等工作抓了一阵,见了些效果和影响后,却大多没能长期很好地坚持下去。

3.会议效率不高。会议管理不够规范,会前缺乏精细安排,有时会议主题不集中,内容较为松散,会议讲话不够精炼,会议有延时现象。例如,有几次周二下午主持政治学习,会议时间稍长了些,影响一些教师会后的工作安排;还有几次临时安排会议,险些耽误了有的教师赶下班的交通车。

(二)官僚主义方面

1.脱离师生。联系师生不够密切,到课堂、宿舍、食堂面对面交流不多,对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信息掌握不够充分,了解不够及时,往往是问题暴露出来后,才产生重视,督促解决。例如,有学生干部由于忙于学生活动的组织开展,未能正确处理“工学矛盾”,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思想发生变化,产生连锁反应,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辅导员、班主任变动频繁,个别顶岗的学生管理人员受能力水平制约,工作不到位,使所带班级各方面的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类问题产生后,由于我与师生联系不紧密,均没能及时发现问题,作出应对处理。

2.作风武断。工作中有时只从面上信息进行判断,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例如,有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在工作中没能得到及时充分的指导、支持和理解,工作推进乏力,而我没有深入调研,开展谈心谈话,就直接进行了批评,让人家感到很委屈。工作中有时过于坚持原则,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例如,一位博士因为考勤原因,年底被扣了钱,该老师认为学院有重复处罚之嫌,不合理,一直耿耿于怀,很不开心。我却坚持认为学院的处理没有错,对该老师的心理感受缺少理解和人本关怀,直到班子成员提醒,才作了变通处理。

3.服务意识不强。对师生们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动关心不多,解决问题不够。例如,有学生通过短信形式向我提出定期或局部调整学生寝室的建议,经过我深入了解,才知道该寝室的同学之间由于性格差异曾发生过矛盾,问题已经存在较长时间,辅导员一直在做思想工作,但效果不明显,而我对此显得后知后觉,工作上较为被动。对干部的培养、教育、关心不够,师资队伍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均亟待加强。例如,国际经济学院这两年学生人数增长较大,但教师人数增加却没能充分跟上;另外,我到国际经济学院已经快满两年,目前干部培养方面还没有取得实际成效,近年来对年轻干部的指导帮助也有所减弱。

(三)享乐主义方面

1.进取精神不足。安于现状,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近年来主动谋划,积极进取的精神明显衰退。例如,一些有利于学院发展的想法,嘴上提一提,看看别人的反应不够积极,也就不催不压,搁一边了;一些有利于学生的事情,看看与学校政策、领导意见不太相符,也不再据理力争了;一些有利于学生的安排,有时下面的落实不够到位,也不再坚持从严要求,督促执行了。

2.存在偷闲思想。工作中有当“甩手掌柜”的情况,存在消极心态,有偷闲的思想。例如,总是想着学院行政工作有张军副院长,党委这边的工作有治航副书记,自己最好只在宏观上把握好,管总管大,具体工作少管一点,让他们都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尤其是学生工作基本没有操心。例如学院承办的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第16届年会,我根本没到现场,尽管是因为时间与其他工作有冲突,但主观上还是存在少管和不管的想法。

(四)奢靡之风方面

1.勤俭意识不强。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前,有花钱大手大脚的现象,对外接待有时图面子,讲排场,餐桌上有浪费现象。对一些办公用品的使用不够节俭,有时有长明灯、长流水现象。

2.存在攀比心理。对于呈报上级的有关申报材料,总希望包装精美一些;对于学院的工作,总希望引人注目一些。例如,学校运动会的入场式,我认为学生表演团队的着装不够统一,没有充分展示学院的实力和形象,很不高兴,还很重地批评了有关工作人员。

三、产生“四风”问题的根源剖析

上述四风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自己放松了理论学习,没有持续补精神之钙,理想信念不牢固,宗旨意识变淡薄,党性修养不坚定,纪律要求不严格,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出现了偏差,与“三严三实”的要求还有差距。

(一)理论学习抓得不紧,没有持续补足精神之钙

作为一名高校党员干部,重业务知识学习,轻政治理论学习,对政治理论学习重视不够,抓得不紧,缺少针对性、系统性的学习,没有坚持补精神之钙,没有重视持续拧紧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尽管对于自己身边出现的不良言论,能够自觉进行抵制,但在进行辩驳的时候,更多的是以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伟大成就的光荣历史来作为论据,而对于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四风”现象,往往缺乏有力的证据来进行反驳。自己1997年从山西财经大学(学院)毕业之后,就到贵州财经大学(学院)任教至今,是典型的从校门到校门的,一直在高校工作、生活,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直接面对不多、体验认识不够。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尽管也同样反感,但以前总以为在高校比较少,离自己比较远。通过这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四面镜子,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才发现“四风”问题也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在自己身上存在,由此更加真切地认识到反对“四风”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正是因为理论学习抓得不紧,理论不能联系实际,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才使自己在作风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

(二)宗旨意识树立不牢,没有牢固坚持群众立场

自己是从一名专业教师走上领导岗位的,自认为一直坚守着专业教师的本色。但实际上,随着工作岗位的变换,从担任学校党政办副主任,挂任黄平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先后担任工商管理学院、国际经济学院两个学院的党委书记,管理工作阅历不断增加,行政工作经验日渐丰富,往往在标榜自己的“行政经验”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就有了“官气”。同时,作为班子“一把手”,由于具体工作都有分管负责的同志,工作中强调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慢慢地习惯了“出思路,下任务,提要求,看成绩”的工作方式,与学生面对面的接触越来越少,与教师心换心地谈心越来越少,慢慢地脱离了师生,脱离了实际,产生了高高在上的思想和现象。正是因为宗旨意识不牢固,淡化了群众立场和群众观点,使自己在作风上出现了各种问题。

(三)党性修养不够坚定,没有持续保持先进追求

尽管自己还较年轻,但近几年也基本上把学校各种类型的工作都干了一遍,包括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工作、行政工作、党务工作、业务工作等,并且还多少都出了一些成绩,受到了大家的认可,由此觉得对学校和领导能够有所交代了,思想上渐渐地产生了懈怠。自己当初是临危受命到国际经济学院来“救火”的,如今不说是功德圆满,至少也是时过境迁,现在学院行政工作有张军副院长主持,党务工作有治航副书记承担,难免产生偷闲的想法,有当“甩手掌柜”的情况。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时还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之念,心想“不如归去”,单纯地当一名大学教授,做一个专业教师,在校内给学生上上课,到校外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讲讲学,继续干自己以前的管理咨询老本行,无拘无束,岂不更怡然自得?通过群众路线教育,“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感到自己还是对学生、对学校的热爱还是不够纯粹,没有把心思完全放在学校事业上,还是有患得患失的心理,没有真正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的境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像焦裕禄、文朝荣那样,一心扑在党的事业上,心中装着群众,完全没有自己。正是因为党性修养不够,懈怠了对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追求,使自己在作风上出现了各种问题。

(四)遵守纪律不够严格,没有自觉执行纪律要求

自己对中央规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等各项要求坚决执行,对中央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但在执行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倾向。有的制度、政策执行时间长了,重视程度有所降低,如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有的制度、政策刚刚出台时,有畏难情绪和观望态度,如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在最初执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觉得会对学院文化建设、教研活动等工作的开展带来影响;有的制度、政策开了会、下了文,但由于缺少督促检查,执行中有随意性,如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支部制度、辅导员夜间轮班制度等。加强制度建设是推动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治本之策。由于缺少了对制度规定的敬畏,使自己在作风上出现了各种问题。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整改措施

“四风”问题的存在,说明自己在作风方面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通过深挖问题根源,深刻剖析原因,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并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一)切实加强政治学习,着力补好精神之钙

以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养成重视政治理论学习的良好习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的大脑。系统深入地重温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深入学习中央和省委指定的学习内容,进一步树立宗旨意识,强化马克思主义群众立场和群众观点;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好面对已经开始或即将开始的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准备。注意将多年来在业务知识学习中积累的学习理念和方法,特别是科学研究的思维范式应用于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强烈的问题导向,严谨的逻辑思维,科学的研究方法,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理论学习成果的转化能力,把学习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有效措施,真正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坚持主持学院政治学习,及时传达、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和学校的有关决策和工作部署;通过带头上党课,带头搞调研,带头做课题,带动学院教职工生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抓紧抓好政治理论学习;积极申报学校“五型”、“五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项目管理立项课题,带动学院行政团队保质保量完成好研究工作;围绕“五型”、“五化”工作,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每学期选择一个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问题或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争取每年有一篇党建工作方面的研究性文章。

(二)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密切联系师生员工

带头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支部制度、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专业制度;带头坚持进课堂、进宿舍、进食堂、进学生活动场所,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随机访谈,开展交心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能够现场处理,即时予以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督促学生管理人员重视并帮助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带头坚持搞好院领导接待日活动,保持书记-院长直通交流台畅通,实现密切联系师生制度化、常态化、实效化。认真推行系主任(专业教师)接待日(时)、教师党员联系班级制度、辅导员夜间轮班制度等,畅通师生交流渠道,着力提高专业教师和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切实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提供必要和有益的指导。

(三)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激发创业激情

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和“三实三同”要求,“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仔细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自觉认识作为党员干部的责任与使命,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精神,把对学生、对学校的热爱转化为自己工作的动力,重新焕发年轻的激情和火热的心。团结和带领学院领导班子,加强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领会,加强对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的研究。以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着力提高战略谋划能力,观大势、谋大事,以学校更名为大学为契机,以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和听取意见工作,查找和梳理出的制约学院发展的问题和不足为指向,在抓好学院各项工作的同时,尽快完成学院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宏观统筹,围绕“打造一流学院”的目标,科学制定学院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制定具体的配套措施和明晰的路线图,指导并推动学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巩固学院良好氛围

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深入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工作要求,切实履行好《条例》规定的职责。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强化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坚持重大问题都由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支持本单位行政领导班子和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之间、班子成员之间工作通气制度,切实做到重要决策事先沟通、日常工作经常沟通、紧急情况及时沟通。制定并实施会议管理制度,对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教职工大会、学生工作例会、政治学习会议等进行规范管理,努力提高会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切实提高会议的效率和效果,确保学院各类会议都能实现“两好-两高”,即会风好、效果好、质量高、效率高。定期召开教代会、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等,拓宽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的渠道,实行党务、院务公开,坚持“民主治院,科学管理”,巩固和发扬好国际经济学院“党政齐心、师生同力”的良好政治生态,确保学院各项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开展。

以上对照检查,如有未查到查实查深查透之处,敬请校督导组、班子同志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