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修改版:经济学院党委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发布时间:2015-09-02 00:00:00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经济学院 宣传部

经济学院党委

经济学院党委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要求,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认真践行“三严三实”,以省委提出的“三实三同”和市委提出的“转作风、抓腐败、办实事、树形象”为载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聚焦“四风”查摆问题,深刻剖析根源,提出努力方向。现对照检查如下: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等方面的情况

经济学院党委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努力把上级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坚持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努力做到遵守纪律无特权,执行纪律五例外。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注重发扬民主,坚持集体决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二十九条实施细则,狠抓作风建设,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但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政治敏锐性不强。对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学习不及时、反应不迅速、落实不到位。对经济学院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研究不深、不透,办法不多。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深层次问题鉴别力不强,警觉性不高,应对不利。

二是民主集中制坚持不够好。讨论议事决策程序执行不到位,“三重一大”讨论前准备不充分,沟通不到位,会上大家发表意见不充分,集体决策成为走程序、走过场。一些重大事项匆匆上会,会上讨论时间少、不充分,匆匆做决定,决策质量不高。有时个别酝酿“定调子”,充分听取意见不够,一些事项出现议而不决,多次讨论形不成共识,甚至不了了之。有时决而不行,集体决策在落实中打了折扣。

三是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落实不力。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力,没有真正摆在党委工作的突出位置,在执纪方面还有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开展工作重部署轻落实,开了不少会,签了不少责任书,但动真碰硬不够。制度落实不够有力,一些制度“牛栏关猫”,形同虚设。对苗头性问题发现不及时,对倾向性问题惩治不力,“打苍蝇”效果差,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损害群众利益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没有得到有效预防。

四是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不彻底。对作风建设有待观望,跟着走、随大流、看着办的心理。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执行不力,调查研究不深入,带头蹲点驻村调研、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未严格执行。解决困难和问题有差距。班子成员定期接访、带案办访、随机下访等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好,督促力度不够大。

二、 “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按照党章、廉政准则、“三严三实”的要求,认真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列举的“四风”问题25种表现、中央活动办梳理的37条问题、省委提出的11个方面突出问题以及党委活动办梳理的23条问题,以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烈为镜,对照焦裕禄、文朝荣同志等身边典型,结合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和中央第四巡回督导组及省市督导组反馈的意见,党委班子深入查摆,对照检查“四风”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形式主义方面,主要表现是:

1.学用脱节。对理论武装重视不够,学习是为了应付,不求甚解,学而不思,学而不用,学用脱节,说是说,做是做。对政策满足于传达了、学习了、讨论了,没有结合学院情况认真研究,导致制定的措施变样走形,落实不到行动上。有时候党委中心组学习发言头头是道,但在用理论指导工作、推动实践上又感到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比如:没有结合实际找准工作的路径和办法,一磷独大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给学院发展带来巨大隐忧。思想观念陈旧、思想不解放,缺乏发展的信心和有效举措,弄虚作假。片面追求数字,数字统计存在弄虚作假,明知各类指标水分不少,也听之任之。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为吸引眼球出成绩,有时夸大投资额度,有时刚刚接触就急于签约,导致签约项目多,落实项目少,意向投资多,到位资金少。

2.热衷搞“形象工程”。注重表面文章,干领导看得见的事,不尽力干群众最期盼的事,热衷于造典型、做盆景、出亮点,忽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没有找到影响发展的症结所在。

3.落实不力。缺乏“钉钉子”和认真精神,工作停留在嘴上、会议上、文件中,工作悬在半空中,督促不到位,导致一些问题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有的班子成员当看客、发空论,不当主攻手,只当二传手,工作推进缓慢。比如:在推进服务型、创新性基层党组织建设上重部署、轻落实,党委书记不重视党建、不会抓党建,素质能力欠缺,同时,对苗头性的问题排查不力,化解不及时,命案时有发生。比如:对建设项目研究不多,推动不够,对学生反映的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挂在嘴上,却落不到行动上,执行政策不力,群众没有切身感受到实惠,意见非常大。

4.文山会海。在落实上级精神上,一定程度仍然存在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问题,热衷于编“一二三四五”、搞展板、印画册,会议资料、简报、通知满天飞,时间基本浪费在路上、嘴上、会议筹备上。有时候,不论大会小会,都要求“一把手”参加,陪会现象严重。曾有同志反映,有时接到通知,同一天有七八个会议要求“一把手”参会,他们分身乏术,“苦不堪言”。

(二)官僚主义方面,主要表现是:

1.缺乏担当,不敢问责。一是求稳怕乱。工作片面求稳,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比如:在集中开展的领导干部包案工作中,历史遗留积案,这些案件很多已经多年沉淀,接起来难度大,为此党委有畏难情绪,解决起来不积极不主动,至今没有办结。二是回避矛盾。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不从大局出发,不主动作为,不迎难而上,而是打太极、耍滑头,导致工作存在断档、空档。比如:有的班子成员下基层遇到群众反映问题时,以不属自己分管为由不予接手,没有做到“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三是好人主义。在干部管理上怕得罪人,对有的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对一些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视若无睹,缺乏严格的整治手段和管理制度。比如:这些年县里对干部的批评教育大多停留在口头和一般性通报上,能捂则捂,只是在迫于上级压力情况下,才对几个违纪违规的干部进行了处理,导致乡镇、部门责任意识弱化。

2.“拍脑袋”决策,凭经验办事。一是决策调研论证不够充分。决策中程序不周到、不科学,听民意集民智不到位,存在片面性,没有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反映各方面诉求,好心没有办成好事。二是急于求成。有时不考虑基层实际,盲目定时间下任务。

3.脱离基层,脱离群众。一是下基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走村不入户,入户不谈心,听干部汇报多,听群众疾苦少,摸不清实情,听不到实话,不了解群众的所急所需所想。比如:有的同学到基层调研3个小时跑了5个村,表面上进度快,实际上身到心不到。二是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群众有反映也不及时研究解决,群众“说了也白说”。比如:在问题的处理上。没有主动过问、主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二是等群众反映才过问,甚至有时还让群众来回奔波多次,至今房子拆了近一年,重建工作迟迟未动,老百姓居无定所,怨气大,政府又无限期支付大量过渡费,浪费纳税人钱财。三是对干部工作和生活关心不够,提要求多、压任务多,沟通交流谈心少,不考虑基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窘迫,怕影响政绩,不管过程,只重结果,“开口要、闭口到”。部分乡镇、部门领导职位久缺不补,只对其压担子,没与基层干部共同解决实际困难,极大影响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要求基层干部做到的,自己做不到,以上率下作用发挥差。比如:要求干部不能走读,但有些班子成员不率先垂范,自己做不到,走读现象屡禁不止。

4.官气十足,漠视群众。有的到基层不经调研就作指示,作“重要讲话”,情况还不清楚就指手画脚。有时朝令夕改,说话不算数,承诺不兑现。有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被动解决多,主动化解少,要求部门解决多,直面群众解决少;有的认为自己是领导,比群众高明,对群众意见置之不理,群众甚是不满。

5.享乐主义方面,主要表现是:

1.精神不振,艰苦不奋斗。这些年经济社会发展有所进步,综合排名上升,对此有的自我感觉良好,产生了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有的认为 “先天不足”,基础设施差、产业结构单一,即使努力也不会有大的改观,抱着消极守卫的态度应对工作,习惯于“等、靠、要”。比如:出台了支持加快发展的意见,干部群众欢欣鼓舞,但对如何做好政策承接和落地,思考得不多,也还没有拿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干部如何作为,缺乏有效办法措施。

2.拈轻怕重,不愿吃苦出力。一是工作安于现状,怕挑重担。只想捡便宜图轻巧,工作重心放在有一定基础的示范上,对不宜攻坚的重难点问题不主动想办法强力推动,导致战略发展规划推进缓慢,严重制约发展。二是对集体做出的决策,有的班子成员讲条件、讲困难,有抵触、打折扣。

3.见事迟、运动慢,纪律松弛。有时不思上进,不读书、不看报,不主动学习新知识,思想不解放,推进工作找不到门路,还不能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看到别人干事还还冷嘲热讽、评头论足。有的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弱,找不到解决的思路和办法。有的同志组织纪律淡薄,工作不请示、不报告,外出不请假、去哪也不说,干什么也不知道。

4.搞攀比、讲待遇。有的同志参照系有偏差,不比工作奉献、不比为老百姓干了多少实事,而是比工作条件、比工作待遇、比生活享受。遇到工作打不开局面的时候,就一味责怪在政策上有差别,投入上有差距,基础差、经费少,工作干不上去,也就理所当然。有的觉得既然工作条件差、生活条件苦,那么多吃点、多喝点,也是应该的,心理上心安理得。有的虽然没有明确专职秘书,但还是在办公室明确了固定的服务人员,在单位帮助处理日常事务,出门则帮着端茶拎包搞服务。

5.奢靡之风方面,主要表现是:

1.迎来送往,公款吃喝。有时上级来人检查工作,还是安排了班子成员到边界迎送,到基层检察也默许基层干部的迎送,有时还存在接受或赠送乡特水果、土鸡蛋、腊肉、茶叶等土特产的现象,客观上滋长了歪风邪气。公款吃喝变相存在,认为接待也是生产力,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怕“菜少不热情,就差丢面子”怠慢客商的现象,有时把茅台当“土酒”装进矿泉水瓶遮人耳目;有的把公款吃喝从宾馆酒店转向“农家乐”。

2.违规配车用车,超标用房。班子成员中也有的违规配备使用超标公车,部门也存在违规配备公车现象,对部门班子成员违规使用公车的行为监管不力,把关不严,还是有公车私用,把公车当成上下班的交通工具的现象。有的同志办公室面积超标,不符合中央和省委的有关规定。

3.公权私用,优亲厚友。有的在婚丧嫁娶、小孩入学、家人或自己生病的时候,在接受别人送的礼品和红包的情况。春节期间,在收受下级部门以奖金为名送来红包的情况。有时上级单位和领导介绍商客投资,有的也给相关部门作了引荐。在项目安排、资金分配等问题上,有的跑得勤、跑得多、脸比较熟,在分配时也给予了倾斜关照。班子对党员干部的严格管理也还不够。比如: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收受贿赂,使项目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损害了群众切身利益,造成极坏影响。由于惩治腐败力度还不够,导致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呈逐年下降趋势。

4.产生“四风”问题的根源剖析

针对县委常委会查摆出的“四风”问题,我们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纪律观念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剖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理想信念不坚定,总开关松动。“革命理想高于天”,分析前面“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最根本的就是理想信念缺失,精神上患了“软骨病”。从终端显示来看发展慢,但追根溯源,确实反映了我们队“四大考验”、“四大危险”认识不足,没有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丢失了共产党人的远大目标,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没有以推动加快发展为己任。这几年,我们在党员干部中倡导了佩戴党徽的活动,但我们有的干部,党徽别在衣襟上,没有牢记在心中,认为自己为发展出了力、流了汗,现在条件有所改善,可以歇歇脚、松松劲、慢慢来了,缺乏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革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