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正文

理论经济学学科建设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15-11-12 00:00:00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经济学院

学校自2009年即开始着手准备申博工作,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理论经济学学科凝炼了“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贫困与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及“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四个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按照“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基本条件”要求,结合理论经济学学科“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简况表”中反映的不足,特提出2015年度本学科建设工作方案。

一、学术队伍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在国内相关领域公认的领军型学术带头人。

2.各二级学科团队成员之间的研究领域较为分散,特色研究领域融合度不深。研究力量、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分散的状态,形不成合力。

(二)解决思路

1.加大学术带头人的培养,通过政策支持培养一批能潜心学术研究的学科团队成员。

2.以项目为纽带,确定各二级学科方向的主攻领域,加强学科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增加融合度。

二、科学研究

(一)存在的问题

1.国家权威期刊论文较少。权威期刊论文是评价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学科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期刊发表的论文寥寥无几,将会直接引起今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对本学科科研实力的质疑。

2.与本学科直接相关的高水平论著还有所欠缺。在撰写“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点简况表”中“学术专著”部分时,我们基本是在全校教师范围内搜寻相关著作,而填入表中的某些著作与本学科的关联性也不是太强。

3.国家级重大项目缺乏。目前,本学科还无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及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这也反映出理论经济学学科整体研究实力较为薄弱。

4.国家级奖项太少。反映除本学科的科研成果还未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思路

1.加强与国内知名期刊的沟通与联系,利用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学科建设经费邀请期刊负责人来学校讲座、交流,指导团队成员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

2.围绕四个学科方向,利用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学科建设经费联系国家级知名出版社出版“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研究文库”系列论著。

3.提高学科团队成员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立项率。提早准备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根据各团队成员的研究专长尽早确定选题,撰写申请书,并逐项进行讨论。积极开展团队攻关,打造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三、教学与人才培养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学研究生规模不大,有些专业每年只能招收2—3名研究生,导师的人数要多于研究生的数量。

2.研究生发表的论文质量普遍较差,大多集中于旬刊、半月刊等低层次的期刊。

3.教学改革成果较少。目前省级教学成果奖仅两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空缺。

(二)提高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路

1.加强老师对学生的论文指导,争取有多名研究生在核心及以上级别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2.加强教学改革课题和研究成果申报,并充分利用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学科建设经费资助教师教学改革科研项目。

四、学术交流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沟通联系不够。

2.国际合作交流,尤其是参加国际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且在大会上做主题发言的学者寥寥无几。国际合作的课题也很少。

(二)改进思路

1.充分利用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学科建设经费加强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沟通联系,理论经济学的每个学科方向联系1—2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争取获得他们对我校申报博士学位建设单位的支持。

2.加强与国际、国内同行的交流合作,鼓励教师申报国际合作研究课题。